来源:中国广告网 作者:中国广告网 时间:2021-11-26
1978年,改革开放为中国商业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。
伴随着政策的加持与思想的解放,越来越多阻碍经济进步的藩篱被清除、突破。与此同时,外部冲击与内部竞争的加剧也倒逼着中国零售业加速转型升级。
时至今日,中国零售业大致经历了4个阶段的发展。
# 20世纪70年代末至20世纪90年代初:
百货业态一统天下
1981年,广州友谊商店开设“超级商场”,成为中国内地零售百货店内第一家开架式销售的商场;
1983年,广州南方大厦凭借2.7亿元的总销售额在全国十二家大商店中名列第一,同年,在北京市以商业服务为突破口,推进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大环境下,西单商场首创“引厂进店”,率先实行承包制,并对内部体制机制进行改革;
1984年7月25日,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成立,成为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第一家正式注册的股份制企业;
1986年全国已有25家大商场,17000多家百货零售店;
1988年隆福大厦应运而生,一度成为北京最大的商业大厦;
……
1978年开始,我国从计划经济时代正式步入市场经济时代,手工业、轻工业逐渐恢复,中国经济呈现出一番欣欣向荣的景象。
各种百货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,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人民的收入水平不断提高,消费习惯改变,消费产品从原先的基本生活用品转向高档化妆品、金银首饰以及各种时尚服饰。这些曾经被一度禁止的商品的解禁进一步促进了中国零售业的繁荣。
在此背景下,“百货”业态成为主流商业模式。
# 20世纪90年代初至21世纪初:
多种零售业态并存
1991年4月14日八佰伴与上海第一百货合资成立,拉开外资零售入华序幕,同年,中央电视台播出6集电视专题片《商战》,“亚细亚现象”举国关注;
1992年1月24日,首家条码自选商场在沪开业,北京燕莎和赛特购物中心开业,开启现代百货新时代;
1993年连锁发展开始成为行业的普遍认识,首家仓储式超市广客隆开业;
1995年第一家外资零售麦德龙被批准在所有城市运营,家乐福进入中国;
1996年8月,沃尔玛进入中国;天河城在广州开业,被视为中国购物中心发展元年;
1997年,哈尔滨建成中国第一条现代化的商业步行街;
1998年,自动售货机开始大面积进入市场;
……
90年代初期,以沃尔玛、麦德龙、家乐福为代表的外资连锁品牌纷纷把目光投向中国市场,原有的百货业态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受到冲击,而以伊势丹百货、八佰伴、太平洋百货为首的”日系百货方阵”以及世界十大百货中,玛莎百货、诺顿百货和法国奢侈品百货集团老佛爷的介入,使得百货行业面临重新洗牌,专卖店、便利店、连锁店等业态纷纷崛起。
# 21世纪初至2016年:
传统电商的春天
2003年淘宝成立,中国进入电子商务时代;
2004年1月,京东开辟电子商务领域创业实验田,京东多媒体网正式开通,启用新域名;
2005年,腾讯推出C2C平台拍拍。一年后,拍拍注册用户超过2500万,在线商品超过500万,成功跻身国内C2C三大巨头之列,位居淘宝、eBay易趣之后;
2009年5月,当当网宣布盈利,毛利率达20%,成目前国内首家实现全面盈利的网上购物企业;
2010年,淘宝迎来第二个双11购物节,GMV规模从2009年的0.5亿元猛增至9.36亿元,双11当天共有2100万用户参与了这次历史级别的购物节,全天诞生了181家百万级店铺;
联系人:刘先生
手 机:180-0908-2060
邮 箱:qlone@qq.com
公 司:绵阳雨蝶广告
地 址:绵阳市长虹大道中段兴盛街19号